Please wait a minute...
本刊目录
    •   2014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14-06-06 上一期    下一期
      网格多翅膀超混沌系统的构造与生成 收藏
      禹思敏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doi: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01
      摘要    HTML ( )   PDF(1648KB)
      提出了基于符号函数切换和超异宿环方法构造和生成网格多翅膀分段线性超混沌系统.以Lorenz系统为例,首先在其平衡点处线性化并引入线性反馈控制器,根据符号函数切换控制,寻找连接平衡点的超异宿环,然后通过平移变换,生成网格多翅膀超混沌Lorenz吸引子.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量子点、量子点分子及耦合腔场的纠缠动力学 收藏
      周青春, 狄尊燕, 周昱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02
      摘要    HTML ( )   PDF(406KB)
      考虑了各含一个二能级的量子点和一个三能级隧穿量子点分子的两耦合腔系统, 导出了量子点、量子点分子与腔场发生共振相互作用,量子点处于激发态,量子点分子处于基态,腔场均处于真空态的初始条件下系统的态矢量,运用Negativity度量子系统间的纠缠,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量子点原子与量子点分子之间,腔中量子点 (量子点分子)与腔场之间和两个腔场之间的纠缠特性,探讨了腔场间的耦合系数及量子点分子的隧穿强度对纠缠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弱腔场耦合相比,在强腔场耦合情况下,量子点、隧穿量子点分子与腔场之间的纠缠及腔场之间的纠缠减弱,量子点分子与隧穿量子点分子之间纠缠增强;在腔场弱耦合或强耦合下,随着量子点分子隧穿强度的增加,量子点与量子点分子间及量子点与腔场间的纠缠强度受影响程度较小,只有量子点分子与腔场纠缠出现明显减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统一内容标签的基元表达及其构建策略初探 收藏
      王景丽, 李兴森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03
      摘要    HTML ( )   PDF(1408KB)
      面对互联网信息爆炸、信息查询困难、内容管理有限等问题,在李幼平等科学家提出的统一内容标签(UCL)结构及基元集成基础上,研究以可拓学的基元理论表达UCL,以XML实现统一的表达与存储的策略.讨论了在基元库基础上构建UCL的方法与步骤.展望了UCL与可拓学集成面向未来互联网应用的主要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知网的矛盾问题语义二义性研究 收藏
      赵杰, 李卫华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04
      摘要    HTML ( )   PDF(417KB)
      提出了利用知网的相关知识,结合分词、词语相关度计算的方案解决可拓策略生成系统对矛盾问题的界定与建模时的语义二义性的问题,尝试提高计算机语言表达用户信息的准确度和可拓策略生成系统解决矛盾问题的成功率.通过实验表明,知网与可拓策略生成系统的综合应用,可提高可拓策略生成系统解决矛盾问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锂离子电池硅/石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收藏
      李新喜, 袁晓娇, 张国庆, 张新河, 张磊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05
      摘要    HTML ( )   PDF(1077KB)
      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高容量的负极材料,而硅材料以其高达4 200 mAh/g的理论比容量成为研究热点;但是硅负极材料有较大的体积效应,从而造成其电化学循环性能的快速下降,限制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本研究以纳米硅与石墨不同比例的掺杂,通过高能球磨与退火处理,表明当硅与石墨比例为2:1时,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2 136.4 mAh/g,同时首次的充放电效率为85.5%; 经过35次循环之后,其可逆容量的保持率85.3%,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硅/石墨复合材料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使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及应用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限时间随机奇异系统的非零和博弈 收藏
      周海英, 张成科, 朱怀念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06
      摘要    HTML ( )   PDF(287KB)
      讨论了噪声依赖于状态和控制的It型随机奇异系统的有限时间非零和博弈问题.在两人博弈的特殊情形-单人博弈,即随机奇异系统最优控制的基础上,把单人博弈的相关结果推广到两人非零和博弈,得到了有限时间随机奇异系统非零和博弈问题均衡解存在的充分条件等价于其相应耦合Riccati微分方程存在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支持向量机与哈夫曼树实现多分类的研究 收藏
      胡俊, 滕少华, 张巍, 刘冬宁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07
      摘要    HTML ( )   PDF(662KB)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的多分类方法存在错误累积问题,累积的错误往往使分类准确率下降,分类效果变差.在仔细分析了其产生错误累积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哈夫曼树的支持向量机多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将一个多分类问题分解为多个二分类问题,针对每个二分类问题使用支持向量机二分类方法解决;然后根据相异度来决策分类的优先顺序,构建基于哈夫曼树的支持向量机多分类模型;最后使用勒卡斯开源数据集进行验证,并将它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多分类方法进行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方法在分类速度和分类精度上较传统的支持向量机多分类方法优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SmartFusion FPGA的快速语音合成系统设计 收藏
      林小平, 鲁青, 郭伟, 邓杰航, 王超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08
      摘要    HTML ( )   PDF(1512KB)
      针对传统语音合成系统实时性差、硬件资源占用率高、大容量语音数据处理效率低等问题,采用高速并行运算能力的SmartFusion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为硬件开发平台,设计了一种FPGA的语音快速合成系统.首先通过移植FatFs文件系统到FPGA芯片集成的CortexM3硬核中,采用软硬件协同工作方式,利用CortexM3硬核与FatFs文件系统实现语音文件的查找和软件解析,应用FPGA硬件完成对文本文件内容读取及控制语音的播放,形成软硬件协同工作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语音合成系统具有语音文件处理效率高、文语转换时间短、语音播放清晰流畅,实现方便,稳定可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智能家居控制的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 收藏
      刘荣辉, 彭世国, 刘国英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09
      摘要    HTML ( )   PDF(1046KB)
      通过分析嵌入式语音识别技术和智能家居控制的原理,设计了基于智能家居控制的一种非特定人孤立词的语音识别系统.该系统由ARM11处理器和WM9713语音处理等核心芯片组成,采用WinCE操作系统.测试表明,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实时性和易于实现的特点.该识别系统为智能家居提供方便、准确的设计方案,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语音分组识别技术的研究 收藏
      李云, 鲍鸿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10
      摘要    HTML ( )   PDF(323KB)
      为了减少语音识别时间,降低系统资源耗费,提出一种针对非特定人、孤立词、大词汇量的语音分组识别算法.运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语音分组,并对语音分组特征进行置信度检验,使分组稳定,保证分组后识别率不下降.通过对非特定人孤立词的语音识别的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方法及其在漆包机中的应用 收藏
      杜军特, 李扬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11
      摘要    HTML ( )   PDF(408KB)
      漆包机烘炉系统复杂,传统控制方法效果不佳,在常规PID(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控制器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控制理论结合PID算法实现参数自整定,解决了常规PID参数设定的不确定性.应用齐格勒-尼克尔斯方法确定了PID控制器参数的初值,再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实现对PID控制参数的修正,从而得到满足要求的PID控制器参数.在Matlab环境下对设计控制器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比常规PID更具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求解4G网络建站问题进化多目标算法 收藏
      林若楠, 刘海林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12
      摘要    HTML ( )   PDF(422KB)
      根据4G建站模型,设计了一种针对重点区域进行杂交、变异的进化多目标算法.该算法能有效减少个体进行杂交和变异时编码的长度、降低复杂度,使处理4G建站模型的进化多目标算法性能大大提高;在杂交变异之后,再根据约束条件对非重点区域进行搜索,在非重点区域中,激活能够最大程度覆盖了未被覆盖的测试点的候选基站,以此类推,直到全部激活的基站的覆盖率满足模型覆盖率约束为止,既保证了生成的解均为有效解,又使得在激活尽可能少基站的情况下覆盖到尽可能多的测试点.最后用极大极小方法求解出了一组最优解集.模拟4G建站问题的计算机仿真表明该算法非常有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类四阶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收藏
      陆宇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13
      摘要    HTML ( )   PDF(298KB)
      考虑边值问题:
      〖WTBX〗〖JZ〗〖JB({〗u(4)(t)=〖QX(Y15〗SymbollAp〖QX)〗a(t)f(t,u(t),u″(t)),0<t<1,
      u(0)=u(1)=0,u″(0)=u″(1)=0.〖JB)〗〖WTBZ〗
      利用上下解方法和不动点理论,得到上述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的一些充分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ECMWF模型改正InSAR大气延迟误差的可靠性实验 收藏
      王华, 彭佳卉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14
      摘要    HTML ( )   PDF(3582KB)
      大气延迟是影响InSAR观测数据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然而,这一难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近年来,采用气象模型改正InSAR大气延迟误差是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不过其有效性和可推广性还需要一些实验来检验.本文采用青藏高原中部的InSAR数据检验基于ECMWF模型改正InSAR大气延迟误差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本实验采用的8幅干涉图中只有3幅在改正后方差减小,而所有数据的平均方差比改正之前更大,证明该模型无法很好地改正该地区InSAR的大气延迟误差.鉴于目前尚无可靠的方法判断何时何地ECMWF模型对InSAR大气延迟误差有改进作用,建议谨慎采用该模型改正大气延迟误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会展中心建筑表面风压分布的数值模拟 收藏
      赖志平, 汪新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15
      摘要    HTML ( )   PDF(2013KB)
      基于ANSYSCFX 130软件平台,采用SST湍流模型对某会展中心16个风向角下表面风压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利用自编程序对模拟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表面分块体型系数.结果表明,附近的干扰建筑物影响了会展中心周围的风场和表面风压, 同时数值结果符合钝体绕流规律,可供实际工程采用.分别用简化公式和日本规范建议公式对建筑风振系数进行了估算,建议设计时采用日本规范建议公式计算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组合混沌序列动态粒子群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 收藏
      郭经韬, 陈璟华, 周俊, 许伟龙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16
      摘要    HTML ( )   PDF(440KB)
      无功优化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在求解大规模、强非线性无功优化时易陷入早熟、局部收敛等问题,应用Logistic混沌优化方法,充分利用其遍历性进行寻优.另外,为保障粒子群算法初值的均匀性,结合Chebyshev映射和Logistic映射,引入一种组合混沌映射并将其应用于粒子初始化,提高初始变量的均匀性,从而提高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对粒子群速度更新过程中存在的惯性取值问题,引入一种基于种群速度的动态惯性权重策略.最后将这一算法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算例表明,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较高的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表面开十字形辐射槽的新型GNSS贴片天线的研究和应用 收藏
      李庚禄, 林福民, 张华福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17
      摘要    HTML ( )   PDF(656KB)
      研究了一种表面开十字形辐射槽的新型贴片天线,并与同频率的一般贴片天线做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此类新型贴片天线具有频带宽和形状小的突出优点.将其应用于一种精确测量型的GNSS双频天线设计,充分展宽了天线的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设计的天线可以接收全频段GNSS导航系统信号.采用HFSS软件仿真的结果显示,它的阻抗带宽、轴比带宽、增益和相位中心稳定性等性能参数都较好,并且表现出良好的圆极化性能和小型化效果,尤其适合于手持式精确导航终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简易结构地板开槽的多频段内置单极子手机天线的设计 收藏
      黎宇彪, 吴多龙, 吴艳杰, 栗建豪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18
      摘要    HTML ( )   PDF(1703KB)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GSM850/GSM900/DCS1800/PCS1900/UMTS2100/LTE 23 GHz/WiMax 25 GHz/LTE 26 GHz多频段移动通信制式的内置单极子手机天线.天线整体结构由单馈电双分支平面辐射体和开槽结构的不完全PCB地组成,双分支平面辐射体能够产生3个谐振点,其中的短分支产生2 600 MHz谐振点,长分支产生900 MHz谐振点,短分支和长分支共同作用产生1 900 MHz谐振点,开槽PCB地延长地板的电流路径,从而降低了低频谐振点,增加天线带宽.天线整体结构尺寸为115 mm×60 mm×6 mm,其中天线辐射体尺寸为50 mm×15 mm×6 mm.所设计的天线结构紧凑、简单,易于制作,满足移动手机天线的设计要求.使用Ansoft HFSS仿真软件设计和优化天线结构,并制作实际的测试模型.实验测量结果和仿真结果一致性较好,表明了此天线结构设计的准确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杆件布置对双叉臂前悬架性能影响的研究 收藏
      张宁, 熊锐, 吴坚, , 傅亮奇, 钟凯弦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19
      摘要    HTML ( )   PDF(571KB)
      依据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某SUV轿车双叉臂独立前悬架的动力学模型,分析该悬架车轮定位参数随车轮跳动的变化情况.从改善整车操纵稳定性方面,结合对标车悬架试验结果,对该悬架的硬点进行灵敏度分析与优化设计,提高悬架性能.总结了杆件布置对双叉臂悬架性能影响的一般规律,为悬架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ADAMS的赛车整车建模与操纵稳定性仿真评价 收藏
      王行, 阳林, 冯勇, 彭仁杰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20
      摘要    HTML ( )   PDF(848KB)
      为缩短方程式比赛用车的设计时间,并快速高效地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车型,利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完成了某中国大学生方程式(FSAE)赛车的整车建模和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介绍了在ADAMS/Car模块中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要点和过程,通过与实际比赛时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对虚拟样车模型进行操纵稳定性能试验仿真并结合标准QC/T4801999进行分值评价.结果表明,该赛车具有明显的不足转向特性,符合设计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C#的气囊群气压监测系统 收藏
      吴书全, 陈健, 张秋伟, 刘国权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21
      摘要    HTML ( )   PDF(755KB)
      针对船舶下水气囊施工技术的具体要求,以Visual C#为基础,设计并开发了气囊群气压监测系统,对施工现场的气囊群气压进行监测,能够实时检测、显示和保存气压数据,同时具有报警功能,从而增加施工的安全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柱状晶CuAlNi形状记忆合金控温水阀的设计与性能 收藏
      余业球, 蔡莲淑, 余峻辉, 邱锐杰, 黎沃光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22
      摘要    HTML ( )   PDF(327KB)
      用柱状晶CuAlNi形状记忆合金作为感温及控制元件,将其进行定型处理成弹簧,测试了相变温度及回复力.设计制作控温水阀,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进水温度为50~70 ℃的范围内,不同阀芯位置的出水温度分别为38.50、38.75 ℃,调温性能可靠,控温精度为1.50 ℃,误差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异质结薄膜的铁电、磁性能及漏电流研究 收藏
      李万朋, 刘秋香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23
      摘要    HTML ( )   PDF(1145KB)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在Si(100)衬底上生长了SrBi2Ta2O9/LaNiO3 (SBT/LNO)异质结薄膜,其中SrBi2Ta2O9薄膜呈高度(115)取向.测量了不同退火温度下异质结的电滞回线和漏电流密度,结果表明,700 ℃下退火的薄膜剩余极化值最高,漏电流最低,且表现出弱的室温铁磁行为.漏电流机理分析表明薄膜界面为欧姆接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温空气中Ba3-xP4O13:xEu2+黄白色长余辉荧光粉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收藏
      方夏冰, 赵韦人, 邓玲玲, 朱燕娟, 易双萍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24
      摘要    HTML ( )   PDF(684KB)

      〖HT5”H〗摘要:〖HTSS〗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在空气气氛中以相对较低的温度(1 173 K)合成了(Ba3xP4O13:xEu2+)黄白色长余辉荧光粉.分析了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发光特性、余辉衰减特性、热释光特性、热稳定性以及Eu2+实现自还原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紫外或近紫外光源激发下,样品呈现峰值位于545nm的宽谱发射,属于Eu2+的5d4f跃迁,样品发射黄白色.室温下,用波长254 nm的紫外灯激发样品后呈现黄白色长余辉现象,肉眼可见余辉时间长达30 min,通过热释光分析可算得样品产生余辉的陷阱深度约为067 eV.同时,本文对样品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算得热激活能约为031 eV.此外由于Ba3P4O13晶体中存在大量的PO4四面体,样品可在空气氛围中实现Eu3+→Eu2+的自还原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孔基体Na2HPO4〖KG-*3〗·〖KG-*3〗12H2O复合材料体系的相变特性 收藏
      祝盼盼, 黄金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25
      摘要    HTML ( )   PDF(1615KB)
      将熔融的相变储能材料Na2HPO4·12H2O浸渗到多孔材料碳海绵、泡沫镍、泡沫铜中,制备出3种多孔基体Na2HPO4·12H2O复合材料体系.复合相变材料体系在55 ℃的恒温水浴箱中熔融,然后放置在20 ℃空气中冷却,并进行多次循环试验.采用温度数据采集仪采集复合相变材料体系的熔融和冷却时的温度变化数据,测得相变材料的相变熔化温度和过冷度;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多孔材料对相变材料的熔化温度几乎没有影响,但减小了Na2HPO4·12H2O的过冷度,缩短了相变材料开始相变的时间和加快了熔化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薇甘菊叶的总黄酮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 收藏
      张敏, 韩雅莉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 (2)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4.02.026
      摘要    HTML ( )   PDF(432KB)
      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薇甘菊叶中的总黄酮,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薇甘菊叶的总黄酮提取工艺.通过体外抑菌实验,利用打孔法和试管法分别测定了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菌这4种常见细菌的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叶中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KG-*2〗30、超声功率50 W、超声时间50 min,此条件下黄酮得率为1062%;〖JP2〗薇甘菊叶的黄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562 5、1562 5、 3125 0、3125 0 mg/mL(以黄酮质量浓度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